常态化食品安全科普宣贯,守护吉林百姓阳光下的盘中餐
----2021年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纪实

为深入宣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突出宣传“尚俭崇信”的食品安全理念,深入宣传贯彻《食品安全法》,进一步普及食品安全知识,全面提高广大人民群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国务院食品安全办等26部门启动了2021年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为配合“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主场活动,吉林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于2021年6月8日在长春市欧亚卖场开展了全国食品安全宣传周启动日科普宣教线下宣传活动;于2021年6月25日在长春市摩天活力城开展了由省卫生健康委组织的省、市、区三级卫生健康系统食品安全宣传周主题日宣传活动,省卫生健康委、长春市卫生健康委、省疾控中心,省卫生监督所、长春市疾控中心以及长春市辖城区和开发区的疾控机构、监督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参加了主题日宣传。
宣传活动以“尚俭崇信 守护阳光下的盘中餐”为主题,主要向公众宣传了针对沙门氏菌、诺如病毒、毒蘑菇中毒和米酵菌酸中毒的科普和预防知识,同时面向群众宣传了“正确使用食品添加剂”等食品安全科普知识、正确认识食品添加剂以及食源性疾病的认知和预防等知识。现场向广大群众发放了宣传折页、宣传手册和食品安全宣传品,进行了科普知识普及并接受了热心群众的健康咨询,用互动交流的形式拉近与群众的距离,提升大众了解食品安全知识、参与食品安全促进的热情。同时在宣传活动中,通过商场LED显示屏循环播放沙门氏菌防治等食源性疾病相关知识以及预防措施等。通过宣传活动,公众了解到沙门氏菌等致病微生物主要污染的食物种类、感染常发生的季节、疾病如何传播、发病后的临床表现和怎样避免感染等知识。针对时有发生的毒蘑菇中毒和米酵菌酸中毒,公众了解了毒蘑菇认识的误区、米酵菌酸是如何产生的,中毒后的临床表现及自救技能,自觉形成切勿自行制作酵米面并食用此类食品的意识。为改善公众健康水平,预防食源性疾病的发生,活动现场还向公众倡导了日常生活要遵循的“食品安全五要点”。在向公众宣传食品安全知识的同时,也进行了以“厉行节约、反对浪费”为口号的节约粮食等的宣传,提高公众的节约粮食的意识,倡导公众在生活中弘扬勤俭节约的传统美德、抵制餐饮浪费行为。 本次食品安全宣传周活动还拓宽宣传渠道、丰富宣传形式,充分发挥公共交通移动宣传平台的作用。省卫生健康委员会和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长春市地铁一号线和地铁二号线枢纽站点的站厅和行轨区平面媒体投放了以“尚俭崇信 守护阳光下的盘中餐”和“厉行节约 食品安全健康伴你行”为主题的宣传口号,并在两条地铁线路全线站点的候车报站LED屏幕和地铁车厢内部的LED屏幕播放以“食品安全五大要点”为核心的宣传视频。累计可以向1500万人次公众提供食品安全知识宣传。 此外,为提高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强化食品安全工作履职尽责,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在2021年6月21日至2021年6月25日举办了两期省级医学继续教育培训班,组织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桌面推演,开展现场流行病学调查处置培训。两期培训班现场,各地相关单位参会人员认真学习食品安全等知识,并且在食源性疾病暴发事件桌面推演中都积极参与,认真思考,踊跃发言。桌面推演后各地参会人员均表示此次培训收获颇深,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食品安全事故应急处置能力,增强了食品安全工作责任意识。 宣传活动期间,吉林省疾控中心牵头申报的“吉林省食品营养监测与疾病预防重点实验室”喜获省科技厅重点实验室批复。该实验室是省内一家开展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营养监测与相关疾病预防、功能性食品研发等技术的研究平台。未来,将利用中心的优势资源,强化营养和食品安全风险监测与评估,建立食品安全风险因子快速识别机制,完善食品营养成分检测技术,探讨营养与疾病的相关性、特定人群膳食营养模式,加快地方特色食品加工营养化转型,对居民营养健康进行调控,为制定营养政策提供依据。实验室全体将本着不忘疾控初心,牢记疾控使命的初衷,以提升吉林省人民营养与健康水平为己任,促进并带动疾控系统科研能力提升,为公共卫生人才队伍建设贡献力量。

食品安全事关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关系中华民族的未来。俭以养德、诚信为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保障食品安全更需要尚俭崇信、德法并举。吉林省通过本次活动广泛宣传了食品安全法规政策,促进了公众树立科学的食品安全消费理念,增强了公众的食品安全意识和自我防护能力。营造了人人关注、支持、参与食品安全的社会氛围。同时增强了各政府及事业单位等相关工作人员的食品安全责任意识和食品安全事故的应急处置能力。